跳到主要內容區
banner
:::
:::

活動宣導

:::
中泰古道簡介

中泰古道簡介

位於中泰國小後門的「中泰古道」,它在清光緒年間是漢人的開墾地區,原先是種植茶樹,農夫在茶園的邊緣種植相思樹,除了可以預防泥土崩塌,相思樹更可以賣錢製作成木炭。 茶樹收成時茶農將茶葉捆包,以滾動的方式運送,當時中泰古道只是茶園裡滾動茶葉的空隙並沒有階梯,之後因為有人經常走動,加上茶葉運送過程會碰到茶樹折斷茶枝,此後農夫種茶時就會留一條小路提供給人行走,步道小徑就此形成。 廣義的中泰古道應該從清朝光緒年間,大陸漢人遷徙到台灣淡水開始。從淡水鄧公廟—鄞山寺,到中寮(水源國小 忠山國小附近),經由大屯溪再到三芝,中寮是漢族和平埔族混雜居住的區域,可從潘九古宅可得到印證。 鄰近學校(中泰國小)的部分墳墓,墓碑頂端都是三角形,方向都向著大屯山,堂號寫「銀同」,經詢問社區耆老得知是平埔族人把大屯山當成自己的聖山,死亡後墳墓要朝著大屯山受庇佑。以前學校社區地名是「草埔尾」,因為社區是火山熔岩台地,大小溪流沖積成許多的坑谷地形且長滿了茅草,冬天時茅草有一節會枯黃,於是有「草埔尾」的名稱。 日據時代,因為淡水、興化店、三芝有學校,學生要上學、居民要採買或運送農產品,古道才有階梯的改變。後來大湖路有公路局通車,人們因為交通因素就往大湖路公路局站聚集。以前大屯溪在社區沒有橋,居民利用溪裡的石頭過河,它就像大屯溪中游北勢子橋的「綠溪堤」,如果雨水高漲時,就無法過河。 中泰古道在李宗文里長時代,邀請在地居民林姓的打石匠,以大屯溪的石頭,發動社區的居民,一起打造中泰古道的石階,總共有279階,之後在政府實施「鄉村社區化」古道才鋪設有水泥地。社區李永森先生就讀賢孝國中時,乘坐大卡車去上學,當時大卡車司機叫做「紅番」,之後社區也有客運,但是到賢孝國中讀書,還是以走路為主。 早期中泰國小學生上學時會走中泰古道到學校,那時候全校學生約300多人,目前只有零星登山客與本校學生教學或遊學的團體會走之外,幾乎無人知道它的存在。

中泰古道